支气管哮喘
变异性哮喘
儿童性哮喘
老年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
季节性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
过敏性气管炎
喘息性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肺纤维化
肺心病
间质性肺病
肺病
慢阻肺
肺肿大
咳嗽
咳痰
呼吸困难
扁桃体炎
病毒感冒
细菌感冒
您现在的位置是:医院主页 > 公益事业 >
PM家族成员及危害
来源:东城中医医院 点击量: 作者:admin

核心提示:如大家所知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污染,天气的变化更是时刻危害着人体的健康。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因空气污染所造成的死亡人数累计已达1200万,而175,这是2014年全年北京的污染天数。不

如大家所知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污染,天气的变化更是时刻危害着人体的健康。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因空气污染所造成的死亡人数累计已达1200万,而175,这是2014年全年北京的污染天数。不知道大多数人在看到这样的一个统计脑海会不会和我一样心存担忧,人们又对污染天气的雾霾了解多少呢?

其实,雾霾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家族,PM家族成员有PM10、PM0.5、PM2.5、PM1、PM0.1,PM2.5便是我们近两年都不叫熟悉的,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解PM各成员。


 

PM“家族”成员及危害图

PM2.5

pm - 颗粒物( particulate matter)指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基本简介

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颗粒物,例如土壤粒子、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等。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例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

来源介绍

一次颗粒物的天然源产生量每天约4.41×10^6 吨,人为源每天约0.3×10^6 吨。二次颗粒物的天然源产生量每天约.6×10^6吨,人为源每天约0.37×10^6吨。就总量来说,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约各占一半。颗粒物大部分是天然源产生的,但局部地区,如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和工矿区,人为源产生的数量可能较多。从18世纪末期开始,煤的用量不断增多。20世纪50年代以后,工业、交通迅猛发展,人口益发集中,城市更加扩大,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人为原因造成的颗粒物污染日趋严重。

主要分类

对颗粒物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按尘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可分为飘尘和降尘。习惯上分为:

尘粒:较粗的颗粒,粒径大于75微米。

粉尘:粒径为1~75微米的颗粒,一般是由工业生产上的破碎和运转作业所产生。

亚微粉尘:粒径小于1微米的粉尘。

炱:燃烧、升华、冷凝等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粒径一般小于1微米。

雾尘:工业生产中的过饱和蒸汽凝结和凝聚、化学反应和液体喷雾所形成的液滴。粒径一般小于 10微米。由过饱和蒸汽凝结和凝聚而成的液雾也称霾。

烟:由固体微粒和液滴所组成的非均匀系,包括雾尘和炱,粒径为0.01~1微米。

化学烟雾:分为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两种。硫酸烟雾是二氧化硫或其他硫化物、未燃烧的煤尘和高浓度的雾尘混合后起化学作用所产生,也称伦敦型烟雾。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通过光化学反应所形成,光化学烟雾也称洛杉矶型烟雾。

煤烟: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粒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粒径为0.01~1微米。

煤尘:烟道气所带出的未燃烧煤粒。

粉尘由于粒径不同,在重力作用下,沉降特性也不同,如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可以长期飘浮在空中,称为飘尘,其中10~0.25微米的又称为云尘,小于0.1微米的称为浮尘。而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则能较快地沉降,因此称为降尘。

环境危害

颗粒物中1微米以下的微粒沉降速度慢,在大气中存留时间久,在大气动力作用下能够吹送到很远的地方。所以颗粒物的污染往往波及很大区域,甚至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粒径在0.1~1微米的颗粒物,与可见光的波长相近,对可见光有很强的散射作用。这是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化学转化生成的硫酸和硝酸微粒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大量的颗粒物落在植物叶子上影响植物生长,落在建筑物和衣服上能起沾污和腐蚀作用。大气中大量的颗粒物,干扰太阳和地面的辐射,从而对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影响。

人体危害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图

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人体呼吸道部位就越深,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粒径在 3.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能被吸入人的支气管和肺泡中并沉积下来,引起或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而其中PM2.5(可入肺颗粒物)由于粒径过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气象大夫和医学大夫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10

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质称为飘尘。其粒径主要是小于10微米的微粒。由于飘尘粒径小,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造成危害;又由于它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易将污染物带到很远的地方,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同时在大气中还可为化学反应提供反应床。因此,飘尘是从事环境科学工作者所注目的研究对象之一。国家环保总局1996年颁布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将飘尘改称为可吸入颗粒物,作为正式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 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主要分类

对颗粒物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习惯上分为:

飘尘: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可以长期飘浮在空中;

云尘:粒径在10~0.25微米之间的颗粒;

浮尘:粒径小于0.1微米;

降尘: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且能较快地沉降。

飘尘危害

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粗颗粒物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 。 越细小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越大,粒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可被鼻毛吸留,也可通过咳嗽排出人体,而粒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可随人的呼吸沉积肺部,甚至可以进入肺泡、血液。在肺部沉积率最高的是粒径为1微米左右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在肺泡上沉积下来,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导致肺心病,加重哮喘病,引起慢性鼻肺结节、慢性支气管炎等一系列病变,严重的可 危及生命。颗粒物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危害尤为明显。

可吸入颗粒物还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多种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有时能成为多种污染物的集合体,是导致各种疾病的罪魁祸首。 据有关资料显示,空气中弥漫着的可吸入颗粒物非常小,能够直达并沉积于肺部,直接参与血液循环,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人体若吸入大量的可吸入颗粒,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病症,例如气促、咳嗽等,并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损害肺部组织。而包括患有慢性肺病、心脏病、感冒或哮喘病患者的老年人及儿童则是最易受可吸入颗粒物影响的人群。

污染案例

2013年3月9日,悬浮在西安空气中的PM10,是自2010年以来最多的一天。西安市日均PM10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020微克,与2011年PM10浓度年均值118微克/立方米相比,约是后者的9倍。从2010年元旦以来,除2013年的2次PM10“爆表”外,3年多再没发生过。2月16日以来,西安空气已持续20多天污染。3月10日开始,PM10和PM2.5都已大幅下降,但还是超过了达标范围。

相关新闻

2012年1月10日早上,北京城区和东南部地区一度出现中重度污染。在PM10可吸入颗粒物方面,城六区、东南和西南地区单站最高小时浓度与东北、西北地区相比,差别最大时达到7倍。

官方表示最高浓度

2011年年底,市环保局在既有的官方微博“绿色-北京”之外,又开通了环境监测中心的官方微博“北京环境监测”。其从9日起,开始公布我市27个子站的单站日均指数,并发布北京市分区昼夜空气质量预报。

而在各站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之外,其也额外地公布了南北城单站PM10小时最高浓度。谈及此目的,赵越表示,如果是日均值和全市平均水平的话,有人会觉得跟实际感觉

情况不一样,这是因为每天不同时段,不同地段的污染程度相差很大,因此,先在微博中提醒市民不同区域的不同污染程度。

按照要求,监测中心将在春节前公布各站污染物指数的单项指数,以小时形式滚动公布。赵越表示,目前监测中心正在抓紧编写发布软件,很快,各子站的小时浓度值就可以自动发布到网络上。

影响出行多列车、航班延误

10日的大雾造成部分列车和航班出现延误。

北京铁路局管内部分列车晚点。首都机场部分航班出现备降以及不同程度的延误。截至上午10时,首都机场延误滞留航班1小时以上98架次,取消34架次,另外来自航空公司消息,海南航空在首都机场始发航班35架次,平均延误时间30分钟至2小时,国航取消16架次。

北京倒数第三
 


 

雾霾对北京的影响

2012年8月23日,环保部发布《2012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乌鲁木齐、兰州、北京、天津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超标,比去年上半年(45个)有所减少。其中,北京今年上半年PM10的浓度值为0.124毫克/立方米,仅好于乌鲁木齐(0.173毫克/立方米)和兰州(0.143毫克/立方米),位列全国倒数第三,比去年上半年(和扬州并列倒数第八)有所退步。

PM0.5

PM0.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0.5微米的颗粒物。PM0.5在PM2.5中的质量占比不高,但数量浓度比却接近90%。研究发现,PM0.5对人体健康危害非常显著,而粒径大于0.50微米的颗粒物数浓度与居民健康风险没有显著关联。

PM0.5来源

PM0.5在PM2.5中的质量占比不高,但数量浓度比却接近90%。PM0.5来源于汽车尾气,主要是柴油机尾气排放的黑炭颗粒物,以及硫酸盐、硝酸盐等二次污染物和矿石、燃料的直接燃烧。此外,吸烟也是PM0.5的一大主要来源,人们吸烟时直接吸入人体的主流烟气,绝大多数都是PM0.5。

PM0.5危害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颗粒物粒径越小,对人体健康危害越大。也就是说,PM0.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远大于PM2.5,这一危害在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方面尤为突出。PM0.5进入肺泡之后,有可能越过人体的血气屏障,进入心血管系统引起疾病,甚至还可能干扰人体神经系统的平衡。

PM0.5身体影响对比

PM7可以进入鼻腔,PM4.7~7可以到达咽喉,PM2.5可以到达支气管,而PM1可以到达肺泡,PM0.5很可能在肺泡里扩散、沉积。

PM0.5国标制定

从国家环保总局1996年颁布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将PM10作为正式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到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颗粒物监测执行标准的突破用了超过15年时间,要把PM0.5作为空气质量监测标准,首先要有科学权威的科研结论,确定PM0.5与人体健康有最密切的关系。另外是要突破监测技术的瓶颈,以及解决监测站建设的费用等问题。因此,短期内不太可能把PM0.5作为空气质量监测的一项标准。

PM0.5预防

遇上危害更大的PM0.5时,所有的口罩都没有效果,空气净化器也未必能有效抵御。要是想防止感冒病菌的传播及细小污染颗粒,必须得选择专业的医用口罩。想减少大气污染对健康的伤害,可以在出门入室后及时洗脸、漱口、用棉签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其中,洗脸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除了面部清洗外,身体裸露部分也要注意清洗。对于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小孩及患有哮喘等疾病的人群,在雾霾天气里就尽量减少外出。

对于小于0.5um超细颗粒物PM0.5, PM0.1 几乎所有靠通过阻挡办法的过滤材料都没有好的效果,因为特别小的粒子都能钻过去,就像蚊子能钻过防护栏杆样。只时,静电吸附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因为静电吸附是利用电子吸附在粒子上,而电子是比PM0.5小非常多的,在一个粒子上可以吸上成千上万电子,在比重力大万倍以上的静电场力的作用下将粒子吸附,所以静电不但对PM2.5, 也对PM0.5, PM0.01都能吸附。

小伙伴们是否还记得,当PM2.5刚刚进入我们视线之时,引起的紧张与焦虑。而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研究证实,大气中粒径在0.25―0.5微米范围内的颗粒物(即PM0.5)的浓度与居民健康危害的关系最为显著,且粒径越小,健康危害越大。

汽车尾气、吸烟等都是PM0・5的主要来源

PM0.5在PM2.5中的质量占比不高,但数量浓度比却接近90%。相关大夫表示PM7可以进入鼻腔,PM4.7―7可以到达咽喉,PM2.5可以到达支气管,而PM1可以到达肺泡,PM0.5很可能在肺泡里扩散、沉积。PM0.5来源于汽车尾气,主要是柴油机尾气排放的黑炭颗粒物,以及硫酸盐、硝酸盐等二次污染物和矿石、燃料的直接燃烧。此外,吸烟也是PM0.5的一大主要来源,人们吸烟时直接吸入人体的主流烟气,绝大多数都是PM0.5。广大烟民们现在又增加一条必须戒烟的理由了。

防止PM0.5 口罩基本不管用

PM2.5在备受关注之时,也炒火了打着能防PM2.5口号的专用口罩。但遇上危害更大的PM0.5时,所有的口罩都成了浮云,空气净化器也未必能有效抵御。陈宇洁称,目前市面上很多口罩都是简单的布制品,很难起到阻隔微小污染颗粒物的作用。要是想防止感冒病菌的传播及细小污染颗粒,必须得选择专业的医用口罩。想减少大气污染对健康的伤害,我们可以在出门入室后及时洗脸、漱口、用棉签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其中,洗脸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除了面部清洗外,身体裸露部分也要注意清洗。对于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小孩及患有哮喘等疾病的人群,在雾霾天气里就尽量减少外出。

PM1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如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1是指大气中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进入肺泡血液,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

PM1,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1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颗粒来源

PM1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1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健康危害

PM1,进入肺泡血液,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

气象大夫和医学大夫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通常来说,粒径在7~10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进入鼻腔,4.7~7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咽喉,这一阶段还是可逆的,人体可以咳出来;但到了3.3~4.7微米时,颗粒物就要进入气管和支气管,在2.1~3.3微米时,颗粒物可以进入中支气管;在1.1~2.1微米时,颗粒物进入支气管末端;在1微米以下,也就是说PM1,就要进入肺泡血液,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

监测情况

广东大夫称监测数据绝无造假 最科学是监测PM1。

2012年6月4日,珠三角9市62个监测站点发布了PM2.5和臭氧在内的6项监测数据。广东省大气首席大夫、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钟流举强调,与关注度很高的PM2.5相比,最科学的应该是监测PM1,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而省级监测站点中已经有10个可以监测PM1。而且监测点的数据从监测到发布,都是在半小时内完成,不存在有人去篡改数据的问题。

研究情况

著名呼吸疾病大夫钟南山称,初步结论认为灰霾会导致肺癌。但其中哪些物质致癌,以及通过何种机理致癌,还没有研究数据作为支撑。

2013年3月6日,广东省疾控中心直属单位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称,他们准备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相关研究工作,计划历时3年左右,也许时间会更长,对PM2.5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其中的有害物质构成,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PM2.5更小的颗粒PM1,也纳入了研究范围。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马文军硕士带领的研究团队采集了广州某监测点2009年—2011年的PM2.5、PM10、PM1数据,分析其与居民死亡的关系。研究发现:PM10每升高10微克/立方米,广州市居民总死亡率升高1.26%,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79%,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升高0.93%。该课题组最新的研究提示,更细微的颗粒物(如PM1)可能具有更大的危害。

PM1:个子更小数量更多危害更大

拜全国流行的灰霾天所赐,原本生僻的PM2.5,这两年家喻户晓。其实,在空气中还有比PM2.5更小的微粒,比如粒径小于1微米的PM1。别看个头更小,但它比PM2.5更为可怕。因为它不仅能够通过呼吸道轻松“黑客”侵入人体,甚至能潜伏到我们的血液里不难想象对健康的危害有多大!

糟糕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研究团队,从2012年夏季到2013年年初,通过大量的研究观察,发现南京地区PM2.5细颗粒物对阳光的散射和吸收作用还在不断增加。

黑炭气溶胶“抹黑”蓝天

郑军教授介绍,根据他们在南京江北地区的调查发现,空气污染物中,有60%左右的成分是由硫酸盐、硝酸盐和黑炭气溶胶组成,而黑碳气溶胶又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它是由工业污染、汽车尾气以及生物质燃烧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空气中的PM1就是霾的元凶。黑炭气溶胶又是其中的一种。PM1一方面吸收光,另一方面又能散射光。它的大量存在,就使得天空变得灰暗,失去了原有的也是我们最想念的蓝色。连天都能“黑”?采访的记者们啧啧惊叹:真是“高级黑”。

据研究,在高空中黑炭气溶胶与它的“同伙”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碳等纠合,往往形成厚重的棕色云团,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影响。

冬季南京上空,“黑炭气溶胶”污染严重,冬季污染大约是夏季污染的5倍至10倍。眼看就要到夏季,一旦周边地区焚烧秸秆,黑炭气溶胶更可能会在短时间之内暴增近20倍。更糟的是,就像前面说的,因为黑炭本身会因吸光而发热,造成逆温现象,会使这个灰色的“大盖子”云团把污染物捂在下面,造成其“久久不愿散去”。

广州拟建PM1观测站

肆虐了几日的狂风暴雨终于停息下来,2013年3月22日广州阴云少许覆盖,温度高企,但灰霾又卷土重来,扰乱市民的心。提到灰霾,PM2.5是挥之不去的话题。昨天,在世界气象日专题报告会上,大夫称比PM2.5危害更大的是PM1。PM2.5可以进入人的肺部,而PM1甚至可以进入人的血液。为了做好大气环境的监测预警,下一步,广州拟将建PM1观测站,对其进行监测。

22日在世界气象日专题报告会上,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研究员邓雪娇介绍说,以大气中颗粒物的直径来划分,有PM10、PM2.5和PM1;数值越小,表示颗粒物的“个头”越小。有数据表明,PM2.5占PM10的一半以上,而PM1占了PM2.5中颗粒物数量的绝大部分。大家都知道PM2.5对人体可以造成危害,而比PM2.5更严重的是PM1。

相比于PM2.5,PM1简直可以称得上“高级黑”。邓雪娇介绍说,PM1,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1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可以进入人的肺部,而PM1甚至可以进入人的血液。

冷空气南下反而加剧污染

冬天到现在,雾霾天气非常频繁。每到雾霾憋得我们喘不上气的时候,我们都向冷空气“求安慰”,希望冷空气一到,北风和雨水就能帮咱们解围,驱散稀释空气中的污染物。可悲的是,监测发现,有时候冷空气南下却是帮倒忙,污染反而加重了。

马嫣教授说,研究数据显示,风向对大气污染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从东部过来,会带来海上的清洁空气,大风会有效地驱散尘埃,令南京的空气质量迅速好转。可如果冷空气从南京东北部或者北部南下,这些冷气团本身就裹挟很多污染物质,而且有的冷气团还经常在原地“画圈圈”移动缓慢,几番打转之后,污染物就不断累积,会让南京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PM0.1

PM0.1,又称超细颗粒物,指当量粒径小于0.1μm的颗粒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超微粒子”(ultrafine particle)定义即为“具有当量直径小于0.1微米的粒子”。

国际上,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0.1微米的为 “极细颗粒物或超细颗粒物”(PM0.1)。“可吸入颗粒物”为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即PM10;“细颗粒物”为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即PM2.5。

大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直径越小,对人体的危害越大,细颗粒物(PM2.5)中,一定程度上都是直径一个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即超细颗粒物。中国气象局的观测仪器和系统已可以同时获得PM10、PM2.5、PM1的数据,,暂时无PM0.1数据。

PM0.1危害

PM0.1超细颗粒物易进入肺泡、血液、神经系统等,有研究表明其和白血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因此,预防超细颗粒物对于评价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有重要意义。

例如:流感病毒、SARS病毒、H1N1病毒、口蹄疫病毒等等。

预防方法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例如使用空气净化器、常洗手、勿过度疲劳。

PM0.1对人体的伤害

PM2.5可进入肺部,而PM0.1可以进入血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夫研究发现,在去年冬天的持续雾霾中,黑碳气溶胶的浓度显著增加,黑碳气溶胶的粒径比1微米还小,相当于“PM0.1”,如果没有降水和大风影响,这种“暗物质”能盘踞在我们头顶一月之久,不仅更严重侵害我们的健康,而且是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元凶”。

PM0.1可以进入人的血液

大家已经知道,以大气中颗粒物的直径来划分,有PM10、PM2.5和PM0.1。数值越小,表示颗粒物的“个头”越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科院教授马嫣介绍,已有数据表明,目前PM2.5占PM10的一半以上,而PM1占了PM2.5中颗粒物数量的绝大部分。PM2.5可以进入人的肺部,而PM0.1甚至可以进入人的血液。此外,更小的颗粒物,会更容易携带大气中致癌物质,进入人体内。

南信大教授郑军告诉记者,从粒径来讲,黑碳气溶胶属于PM0.1,但其直径实际只有0.1微米左右,浓度约占PM2.5的10%。而去年冬天南京北郊的黑碳气溶胶浓度,最高时占到PM2.5的20%。

“黑碳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燃煤、汽车尾气排放。”马嫣介绍,在有秸秆焚烧时,黑碳气溶胶的浓度也会异常升高。

PM0.1悬浮的时间更长

南信大环科院教授郑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不考虑气象条件影响,粒径为0.1微米的颗粒物的影响时间可长达1个多月,而粒径2.5微米的颗粒物约为1周,粒径10微米的颗粒物则约为几个小时到1天。“粒径越小,重量越轻,越容易悬浮在空气中。”

专家咨询热线:010-62170649 微信号:13269852331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或需要我们的帮助。您可以随时拨打中医内科(肺病)24小时咨询电话:010-62170649,或与在线客服医生取得联系。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可做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还有什么疑问或者不清楚的地方,请点击专家免费在线咨询,专家将给您详细解答。或拨打咨询电话:010-62170649,通过电话向专家详细咨询。

秋冬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指南
秋冬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指南
随着秋季到来,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也随……【详细】
巧妙祛湿,健康过夏天
巧妙祛湿,健康过夏天
如何祛除湿气,避免湿气长久停留变为湿……【详细】
春天怎么养肺护肺
春天怎么养肺护肺
春季养肺护肺可以通过食补养肺、运动养……【详细】
惊蛰养生 外护阳气 防范呼吸系统疾病
惊蛰养生 外护阳气 防范呼
惊蛰养生 外护阳气 防范呼吸系统疾病,……【详细】
三九天养生应做些什么?
三九天养生应做些什么?
三九天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详细】
大雪,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如何保护肺健康
大雪,气温骤降,空气干燥,
在大雪节气,气温骤降,空气干燥,肺部……【详细】
小雪节气重在养肺
小雪节气重在养肺
小雪时节养生首先要注重养肺,起居饮食……【详细】
立冬后如何养生?
立冬后如何养生?
立冬到来,我们的养生方式也要随着季节……【详细】
“霜降”之日适合平补
“霜降”之日适合平补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详细】

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中医内科(肺病)汇聚卢世秀、张燕萍、何明、张良臣、苑惠清、毛静等一批名老中医,临床中引入德国耶格尔肺功能检测仪、高清CT等检测仪器结合传统中医罐、蒸、针、敷等治疗方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