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支气管扩张 > 医院 >

何明:支气管扩张的中医治疗

电话咨询:010-62170649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何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名老中医,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呼吸病研究室主任。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北京市双百工程指导教师,北京市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中国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常务理事。

擅长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内科其他系统疾病。肺部结节、各种急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咽炎、鼻后滴流综合征、难治性哮喘,肺间质纤维化,肺癌,慢阻肺,支气管扩张,肺心病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内科疑难杂症。

支气管扩张在中医学中可归属“肺痿”“劳嗽”“肺痈”等范畴。明代戴原礼在《证治要诀》中有介绍:“劳嗽……所嗽之痰,或脓,或时有血,腥臭异常。”与支气管扩张颇为相似。几千年来,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辨治经验和许多经典方剂。

发病机制主要为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长期感受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而致肺气失于宣肃,外邪郁而化热,肺络受损,故见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素有痰热内蕴,内外合邪,郁滞于肺,致肺失清肃,肺络受损;邪热蒸液成痰,阻塞肺窍,进而又致气机不畅,痰热与瘀血互结,蕴酿成腥臭脓痰。而脏腑功能失调,肝火上逆犯肺,致肺失于清肃,肺络受损,咳嗽咯血。此外,病情反复,耗伤气阴,以致阴虚肺热,也是重要原因。

支气管扩张是一个慢性迁延性疾病,中药治疗不但可以止咳祛痰,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机体状态,减少再感染的概率。

辨证分型与治疗

1.痰热壅肺

证候:咳嗽胸闷,咳大量黄脓痰,有臭味,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化痰,凉血止血。

方药:《千金》苇茎汤加减。

随症加减:咳痰黄稠者,加桑白皮15g、瓜蒌皮15g、黄芩10g、鱼腥草30g、羚羊角粉6g等以清热化痰;咳而喘者,加葶苈子30g。

2.燥热伤肺

证候:咳嗽吐痰,口干鼻燥,痰中带血或咯血,或有身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桑杏汤加减。

随症加减:津伤较甚者,加麦冬15g、玄参15g、天花粉15g。气虚者,可加用黄芪等补气药物以益气养阴润燥。

3.肝火犯肺

证候:咳嗽阵作,痰黏或咯血,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则:清肝泻肺。

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随症加减:咯血量较多,加牡丹皮15g、赤芍12g、三七粉3g(冲服);肝火较甚,头晕目赤,心烦易怒者,加牡丹皮12g、栀子10g,以清肝泻火。

4.阴虚肺热

证候: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阴润肺,清热止血。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随症加减:反复咯血者,加白及10g、藕节炭15g,以凉血止血;血量多者,加阿胶9g、三七粉6g(分2次冲服),以养血止血;潮热颧红者,加青蒿9g、鳖甲15g、地骨皮15g,以清退虚热;盗汗者,加糯稻根15g、浮小麦15g、五味子10g、牡蛎30g;气虚者,加黄芪20g、太子参20g。

东城大夫

北京东城中医医院

提交病情 电话咨询